9月15日,央视一篇质疑民政部养老项目“星光计划”成果荒废的报道,再次一石激起千层浪,报道称,通过记者在多地进行调查,这项历时3年耗资134个亿的资金建成的老年活动室,如今大部分已经难觅踪影,很多甚至已经“面目全非”。
这也引发了民众的质疑及媒体大量的报道。殊不知,其实这计划从开始到结束,曾多次得到媒体的大力宣传,更被民政部当作了品牌的样板项目,但如今却成了公众质疑的焦点,到底是什么使“星光计划”从惠民工程,沦为了如今公众眼中的“烂尾”工程?
耗资百亿的惠民工程 沦为公益金浪费典型

央视关注星光计划荒废情况
2001年6月,民政部在全国启动了名为“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”(以下简称“星光计划”),截止到2003年,项目历时3年,共投入134亿元彩票资金,建成了3万多家星光老年之家。
据公开资料显示,“星光计划”的倡导者及在组织者,是2001年时任民政部部长的多吉才让,其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该项目,将最为贴近老年人生活、老年服务需求量最大的社区居委会缺少的设施补齐、补好,项目在他的亲自倡导及组织下,也被列为了民政部的重大养老惠民工程。”
数据显示,“星光计划”三年时间内的总投入为134.86亿元,其中,民政部本级彩票公益金投入为13.5亿元,占10.8%;地方彩票公益金投入26.33亿元,占19.52%,源于彩票的资金合计共占30%;地方财政投入43.36亿元,占32.15%;项目单位自筹和其他方面投入34.83亿元,占25.83%。
将这3年项目的投入及成果细化来看,2001年,星光计划主要在省会城市的社区中建成了7278个“星光老年之家”,共投入了30.77亿元;2002年,主要在全国地级城市的社区中建成了 14943个“星光老年之家”,共投资52.56亿元;2003年,主要在县级城镇和农村乡镇建起了10269个“星光老年之家”,共投资51.52亿元。
2004年,接任多吉才让的民政部部长李学举曾这样评价“星光计划”称:“‘星光计划’共建立了3 万多个“星光老年之家”,这是近些年民政系统上下统一实施、耗费时间最长、资金投入最多、覆盖面最广、社会效益最好的福利工程。被老年朋友们誉为造福民众、福荫老人的民心工程。”
谁曾想,如今这项民政部眼中曾经效益最好,动员各级力量的最大的重大工程,却成为了浪费彩票公益金的典型。
“星光之家”的荒废根源 缺乏运营资金

耗资百亿的星光之家变为政府办公用地
根据“星光计划”的起草者、原民政部老龄司副司长阎青春估算,目前“星光计划”大体上有三分之二甚至四分之三都流失了,这一项目执行了3年后就停下了,阻碍因素是居委会出租、挪用老年之家。在基层,老年活动室计划与原本的初衷越来越远。
究其原因,其实民政部门也是有苦说不出。从立项方案上看,民政部在2001年,最初制定的工作《方案》上,只要求了如何实施,而没有对后期运营提出要求,从中可以看出,民政部当时的想法是,尽快建立起来一定数量的星光老年之家,而没有考虑到建起来后,后期应如何持续运营。
因此,在2004年5月24日的全国“星光计划”总结表彰会议上,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李宝库,就曾指出,存在的核心问题是资金问题。“星光老年之家”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是福利性质的服务,假如没有财政或街居的资助,仅靠其自身的运营实现自我补偿和自我积累比较困难。有些 “星光老年之家”刚成立不久,就出现了亏损、关门的现象。
为何缺乏运营资金? 各级单位纷纷甩手

养老社区因资金匮乏变为麻将馆
那么,一个民政部下大力气的重点工程,后期的运营资金为何会出现不到位的现象?我们可以从运营主体及资金来源方面进行探究。
根据民政部下发的《民政部关于“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”项目管理的意见》中做出了规定,“星光计划”项目的运营主体为街道办事处(乡镇)、社区居委会,同时接受各级民政部门和老龄工作委员会的指导。街道、社区居委会负责“星光计划”项目的管理监督。街道(乡镇)要指定有关部门或专人负责辖区内“星光计划”项目的建设和管理,社区居委会也应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本社区“星光计划”项目的管理。”
因此,“星光计划”出现问题追责的话,首先应该追责地方街道及社区委员会,因为他们是项目的直接负责人与监督管理单位,但对于这些单位,他们认为自己也有难言之隐,就是运营资金的不到位,导致了地方街道难以对“星光之家”维持日常的正常运作。
自2004年项目截止以后,民政部本级彩票公益金已经开始不再大规模地资助“星光计划”, 这也导致很多星光老年之家最终被“撂荒”。此外,对民政部门来讲,“星光老年之家只是一个阶段性工程,一个是这个项目结束之后就会有另外的项目,更何况这个项目完成之时,民政部已经迎来了新一任的部长,当新的项目上马之后,就很少有人再去关注以前的项目了。
虽然按照计划实施方案,民政部拨付资金时,地方政府甚至社区居委会也要分别配套一定数额的资金。但是,在许多地方特别是西部地区,地方财力有限,社区居委会更是无钱可配套,只能虚假承诺,或者临时用别的资金“对付”,最终是社区“星光老年之家”虽然挂牌了,但实际上根本无法运转,只能被闲置,一段时间之后,就 “光明正大”地挪作他用了。还有许多地方,由于资金来源渠道多元,而且缺乏协议约束,导致产权争议不断,使场所和设施无法正常使用。
因此,为了维持部分“星光之家”的运营,有的地方就把“星光老年之家”变成了“赌博坊”、“麻将馆”,这些同当初涵盖住养、入户服务、紧急援助、日间照料、保健康复、文体娱乐等多种服务功能的设想和目标设计差距较大。

街道按规定作为直接管理者 表示不了解有星光计划
事到如今,各级机构也开始对“星光计划”采取了甩手的态度,福彩中心一位负责人认为,“星光计划”的资金运用最终是老龄办负责。但全国老龄办和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,此事并非是老龄办来实施,而是民政部以及各地民政局来推动。民政部门则表示,由于这个计划过去十年多,所以该项目执行的很多细节现任的民政部门也并不十分清楚。虽然当时为了这个项目的推进,民政部门还专门成立了星光办,但随着项目的终止,星光办也早已解散。
编辑:汪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