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养儿防老模式衰落 30亿公益金项目暗藏隐患

时间:2015/11/25 14:18:33     来源:新浪网     浏览:665次    
【摘要】:中央在2013年开始,每年安排10亿元,计划三年安排30亿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,支持全国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。

农村“养儿防老”模式衰落 30亿公益金项目暗藏隐患

  11月23日,人民日报发表一篇名为《农村养儿防老日渐式微》的文章,文章称,农村老人已经遇到了,年轻时辛勤耕作,养儿育女;年老时孑然一身,无人照料的困境。原因是,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外流所致,而互助性养老院或许能化解这部分老年养老困境。

  据统计,中国现阶段老年人口总数已经超过2亿,到2025年,老年人口总数或将超过3亿,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口。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,中央在2013年开始,每年安排10亿元,计划三年安排30亿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,支持全国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。

  不过,调查发现,随着今年已经进入该项措施实施的最后一年,虽然在全国各地建立起了不少的农村互助养老院,但还是出现了入住率不高、房屋闲置的现象,“星光计划”项目结束后成果荒废的景象还历历在目,如果后续资金不到位,这30亿的彩票公益金投入难道也要打水漂吗?

 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 中央投30亿彩票公益金建设互助院

  近年来,我国已步入老龄化时代,当所有焦点都集中在城市养老问题是,其实农村近年来的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困境,要远比城市的养老问题更为突出,也更为急迫。

  这样的现象,在每年新年过后尤为突出,大批青壮年农民工陆续开始返城务工。经过短暂的相聚,乡下的父母又成为实至名归的“空巢老人”,开始了新一年的守望。尤其是农村经济相对落后,大量农村年轻人口向城市流入(打工、安居等),一方面起到了暂缓解城市人口老龄化的作用,另一方面,农村人口中老龄人口仍然留在农村,使得本来占人口多数和的农村人口老龄化更趋于严重。

  导致目前农村养老变得棘手,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:一是经济压力较大,老而无休;二是日常生活照料缺失,老而无安;三是精神慰藉、情感需求缺乏,老而无欢;四是专业的养老机构不足。

  近年来,为统筹解决农村留守老人、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。 2013年,中央决定从当年开始,每年安排10亿元,三年安排30亿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,支持全国推广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。

  农村互助养老,是指老人们合住在一起,年龄相对较小者帮助年龄相对较大者,老人们相互帮扶的一种形式。该养老模式有效解决了政府财力不足、养老服务资源短缺等农村的社会养老问题。

  而中央这次下拨的30亿资金建设的是老人们合住在一起的农村幸福院,它可以为农村老人们提供就餐、文化娱乐等照料服务的公益性活动场所,包括托老所、“老年灶”、老年人活动中心等。这一河北省2008年首创的养老模式,目前已经在华北、东北、华南地区部分省份推广。

  应该说,随着全国陆续开建了一系列的农村幸福养老院,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然而,由于资金投入建成幸福院后、由于后续支持不足等方面的原因,农村幸福院还是出现了入住率不高、房屋闲置的现象,这与之前民政部投巨资的“星光计划”出现了相似的问题。

  后续资金仍缺失 农村幸福院模式暗藏隐患

  根据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“十二五”规划》,尽管互助养老已经被纳入了社区养老服务中,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也被列入“十二五”规划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重点,但在此后实行的《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》和《养老机构管理办法》中又明确将城乡互助型养老场所排除在外。

  目前对于农村社区互助养老较为明确的政策支持,见于财政部、民政部于2013年制定的《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农村幸福院项目管理办法》。该办法指出:每个农村社区互助养老项目给予3万元补助,每年年初下达农村幸福院的补助数量指标。

  因此,根据规定要求,目前农村互助养老院的性质是“村级主办、群众参与、政府支持”,这就决定了村集体要对互助院的建设投入专门资金。而当前有些村集体收入有限,难以拿出大量的资金用于互助院建设和硬件改善,国家3万元的补助对于互助院的日常开支毕竟杯水车薪,经常出现资金链“断裂”的情况。硬件设施的不足,直接影响到互助院的入住率。

  专门研究农村养老保障的河北石家庄学院副教授赵志强就指出:“缺少相关政策资金的支持,将影响农村互助幸福院的后续运行和长远维护。”同样的问题就曾发生在,同样投入大量资金与心血的民政部“星光计划”上 。

  如今已沦为烂尾工程的“星光计划”,曾经也和农村互助幸福院一样,曾是媒体报道中的优秀项目,计划从开始到结束,曾多次得到媒体的大力宣传,更被民政部当作了品牌的样板项目。

  但今天,我们必须承认的是,“星光计划”已经不折不扣的成为了失败公益金项目典型,原因就在于,后续运营资金的不足。虽然项目最初在民政部拨付资金时,有规定要求地方政府甚至社区居委会也要分别配套一定数额的资金。

  但是,在许多地方特别是西部地区,地方财力有限,社区居委会更是无钱可配套,只能虚假承诺,或者临时用别的资金“对付”,最终是社区“星光老年之家”虽然挂牌了,但实际上根本无法运转,只能被闲置,一段时间之后,就“光明正大”地挪作他用了。还有许多地方,由于资金来源渠道多元,而且缺乏协议约束,导致产权争议不断,使场所和设施无法正常使用。

  更严重的是,随着该计划的结束,民政部不再下发支援建设的资金,星光老年之家就更成为了可有可无的项目,花巨额资金投入的公益项目沦为了烂尾工程,明明是品牌样板项目,生生的成为了外界诟病的问题项目。

  星光计划之死 能为农村互助幸福院带来什么启示?

  而目前的农村互助幸福院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,根据财政部的安排,这笔30亿元的彩票公益金,主要用于补助各地农村幸福院设施的修缮工作,配备设备用品,这与星光计划的资金使用几乎一致,虽然,在本次规划中,明确了每个申报的农村幸福院项目将可得到3万元资助,但如上文所说,这比钱并非运营资金,只是修缮资金,后续运营国家并没有明确政策,仍需要村子自己募集。

  以目前农村互助养老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河北省肥乡县来讲,中央给予的互助院的修建改造和生活设施添置的彩票公益金,只是属于前期的一次性投入,此后每年给每位老人补贴的500元仅用于水电气等基本开销,而无法用于设备更新和维护。

  此外,对于互助型养老机构的具体管理至今还没有相关的法律规范。当遇到涉及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、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、意外伤害责任认定和争议解决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时,到底应该适用哪一套办法,至今仍不明确,这为互助性养老机构可能产生的法律纠纷埋下了隐患。

  一位曾多年在民政部门工作的资深人士对《新浪彩通》表示:“可以说是隐患重重,当年‘星光计划’的初衷并没有错,但是后续资金不到位,再加上多吉部长人走政熄的现状,让星光成为了烂尾计划,不过,互助幸福院的项目是由中央下拨公益金进行建设,不仅投入大,监督也肯定比民政部严格,但如果后续运营资金的问题不解决,难保不会成为第二个‘星光计划’。”

编辑:汪祥

上海为公彩票业务培训中心
关键词: